“浇上”美食和旅游 “西部菜都”烹出别样“蔬菜沙拉” 云南临沧市咖啡产业渐入佳境
“浇上”美食和旅游 “西部菜都”烹出别样“蔬菜沙拉” 云南临沧市咖啡产业渐入佳境,
“浇上”美食和旅游 “西部菜都”烹出别样“蔬菜沙拉”
转自:农业农村部网站
10月27日,潼南区江北新城学苑宾馆,服务员推着餐车从厨房来到餐桌,端上一盘盘蔬菜。
有机红甜菜、奶油生菜、石斛苗.....10余款新鲜绿色生态蔬菜占据了餐席的“C位”。
“这是我们潼南的‘美食游’名片,以蔬菜的鲜、特、多、奇闻名。”该餐厅负责人、潼南区餐饮协会副会长李右福介绍,许多客人驱车上百公里,就为吃上一口“蔬菜宴”。
从蔬菜生产到“蔬菜宴”,再到发展乡村旅游,“中国西部绿色菜都”潼南利用百万亩蔬菜,走出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保供“菜篮子”
种植蔬菜上百万亩
潼南区水源丰富,涪江、琼江横贯全境,“双江”两岸有大面积的冲积平坝,土壤肥沃,为蔬菜的大规模种植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上世纪90年代,重庆启动实施第一轮“菜篮子”工程,潼南开始在涪江河畔布局蔬菜基地。
“1999年,位于涪江之畔的桂林街道双坝社区,就已经建成了重庆市首个万亩级无公害蔬菜基地。全区共发展10万亩蔬菜。”潼南区农业农村委蔬菜产业发展站站长陈启武介绍。
2007年,潼南与市农科院合作,引进燕白黄瓜、兴合苦瓜、西园白菜等10余种蔬菜品种,以及嫁接育苗、穴盘育苗等技术,发展了30万亩蔬菜。
但在这一时期,当地蔬菜是散户种植,科技推广阻力大,制约了全区蔬菜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因此在2012年,潼南引进重庆科光种苗有限责任公司,在太安镇罐坝村建立了重庆(潼南)农科城数字种苗工厂。
“中心占地100余亩,工作人员只有10来人。”种苗工厂负责人吴吉介绍,工厂内采用全自动“潮汐式”苗床育种,水肥通过管道从下而上浸入苗盘,能有效控制病害发生。同时还配置有智能温湿度系统、移动式水车、补光灯等智能设备。
如今,种苗工厂每年可培育甘蓝、苦瓜、萝卜等各类优质蔬菜种苗5000万余株,为潼南以及四川、云南等地提供蔬菜种苗“芯片”。
与此同时,潼南还通过实施轮作、套作等耕作制度,进一步扩大蔬菜规模。发展至今,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102万亩,年产量239万吨。
推出“蔬菜宴”
“西部菜都”有了“美食游”
如此规模的蔬菜产业,为潼南餐饮店提供了新鲜优质的蔬菜食材。一些餐饮店老板开始探索推出“蔬菜宴”,李右福便是其中之一。
2013年,李右福在自家的中餐厅腾出3张餐桌,专供顾客品尝新鲜蔬菜。
这是潼南首次推出的“蔬菜宴”,其做法很简单:一锅高汤,十来盘蔬菜作为主菜,众人围坐“打边炉”。
“起初我们心里也没底,因此先整了3桌试试水。”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蔬菜宴”推出不到一周,就有客人专程来吃,有时候还得加桌。
正当李右福准备扩大“蔬菜宴”的规模时,来店里“吃菜”的客人突然减少了。“负责人,给我们加几份肉煮起嘛。”在食客的要求下,蔬菜从主菜变为配菜。
“最初的蔬菜宴1.0版本确实太清汤寡水了,有看头却没有卖头。”李右福决定对“蔬菜宴”升级,荤素搭配,生熟兼备。
但他知道,“蔬菜宴”的核心还是在于一桌新鲜的蔬菜。
这一年,潼南开始探索发展有机蔬菜。重庆朴真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太安镇鱼溅村建设了700余亩有机蔬菜种植基地,为重庆商超和潼南餐饮店订单式提供产品。
这让李右福看到了转机,开始对“蔬菜宴”进行升级。在他推出的“蔬菜宴”2.0版本中,蔬菜换成了有机蔬菜,同时还搭配了小龙虾、太安鱼、小煎鸡等潼南特色美食。
如今,这样的“蔬菜宴”餐厅,潼南已有20多家。
陈启武介绍,目前潼南已拥有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产品超160个,不仅为“蔬菜宴”餐厅提供更有营养的食材,同时也加快推动潼南蔬菜产业向全国中高端市场迈进。
发展乡村游
民宿、农庄带动蔬菜卖出好价钱
在“蔬菜宴”引来不少顾客后,近年来潼南再接再厉,继续以蔬菜作为主题发展乡村旅游,走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道路。
今年初,潼南区桂林街道小舟村新开张了一家民宿,业主刘晓波为它取名蔬菜书院。
名字的由来,是因为这座民宿背后有一个菜园,菜地被划分得整整齐齐,竖着密密麻麻的竹竿,番茄、黄瓜、茄子等蔬菜静静地生长,颇有一番田园野趣。
经营民宿多年的刘晓波,早就拥有自己的固定客群,他们大部分都对优质农产品有需求。而潼南是蔬菜之都,产量大、品类多、品质优,但有时候卖价却不高。
因此,刘晓波在小舟村办起了蔬菜书院,不仅接待餐饮、住宿,还为当地的蔬菜产业赋能,帮着当地一些优质蔬菜基地卖菜。
开业以来,刘晓波已经组织了一大批客人前来玩耍,他们在民宿的菜园里开音乐会、开展“以书换蔬”活动。同时,还组织家长们带着孩子来到周边村民的蔬菜基地,搞起了蔬菜采摘体验,摘满一篓时令蔬菜就付给菜农45元。
“我们还推出了蔬菜品牌‘青拾’,各种优质时令蔬菜混装,七八斤一份,每份168元,算下来每样蔬菜贵上数倍。”刘晓波介绍。
双江镇金龙社区也有类似的探索。在金龙社区的粮蔬优共享农庄,蔬菜田间划分成一块块小方格,依次插着认领人的信息牌。周边还打造了农耕田园、休闲垂钓园、咖啡馆、特色民宿、野炊火锅等新业态。
此外,潼南还在大佛寺景区打造了蔬菜公园,成片种植各式各样的蔬菜,设立农耕文化体验区,与涪江对岸的桂林双坝蔬菜基地遥相辉映,成为了“潼南绿”的重要展示窗口。
云南临沧市咖啡产业渐入佳境
转自:农业农村部网站
西南边陲、澜沧江畔,云南临沧市临翔区圈内乡云佳咖啡庄园内,游客们品味着手中的咖啡,欣赏着澜沧江的美景。不远处的咖啡基地里,绿叶摇曳,咖农穿梭其间,熟练地采摘着成熟的咖啡果。
23.37万亩咖啡产业基地,覆盖8县(区)50个乡镇、5.6万户农户,形成镇康县、云县、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临翔区、永德县5个县(区)集中种植区,咖啡精品率达18.15%,咖啡有机认证1.75万亩,绿色认证1.42万亩。近年来,临沧市抓住咖啡价格上涨、国内消费兴起的机遇,提出了以提升品质为核心、以精品化为方向、以精深加工为突破口的发展路径。如今,临沧市咖啡种植成为农民的新追求,建设咖啡庄园成为招商引资的新热点,临沧咖啡产业渐成气候。
云南镇康哈里咖啡庄园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内首个“文化观光型”智能化咖啡流量工厂。公司旗下的哈里咖啡庄园将智慧农业数字化科技应用于咖啡产业链各个环节,建立信息化平台,进行精准决策,并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优化流程,配套咖啡水肥一体化灌溉工程,建成1.5公顷苗圃基地。如今,“哈里”牌商标产品已在国内外多个平台上架,实现了“从种子到杯子”的全过程发展,公司正致力于打造世界级咖啡品牌。
永德归亚咖啡庄园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引领农民“抱团”致富。在种植生产质量上,对农户提出高标准规范种植的要求,采用“以虫治虫”防害,每个自然村都有管理责任人,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层层把关,确保产品出厂合格率达到100%。2023年,公司利用天卫农业蔬菜合作社带动脱贫户696户种植咖啡,并吸纳家境困难农户参与务工,切实提高了他们的收入。
双江荣康达乌龙茶庄园在咖啡产业上也大放异彩。双江荣康达以引进国外优质咖啡品种,在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定镇育苗,建成1300亩高标准水肥一体化有机咖啡基地,聘请国内专家做技术总监。公司通过宣传培训,联农带农成效显著,带动周边自然村扩大咖啡种植面积,提供优质咖啡苗和有机肥,开展技术培训,与沙河布京村建立合作关系,促进咖旅融合,全年累计接待旅游观光游客10万余人次。
在云县栗树彝族傣族乡,咖啡产业让这个曾经贫困的乡镇焕发出新的生机。栗树乡澜沧江畔山高坡陡,产业结构单一,然而这里独特的自然条件很适合咖啡生长。自2011年以来,小粒咖啡在这里大面积种植,忙蚌村、大村、满富山村和大田山村等村寨通过咖啡种植拓宽了增收渠道。如今,栗树乡咖啡园面积达1.32万亩,咖啡鲜果产量5000余吨,咖啡树成为群众的“致富树”。
临沧咖啡以精品化的品质和独特的庄园经济模式,成为咖啡业界寻豆师的理想地、外商投资的热土和全省咖啡产业的生力军。主推“咖啡+”三产融合发展模式,临沧精品咖啡庄园正在成为咖啡体验、咖啡游学、咖啡文创、咖啡科研的热门目的地,拉动接待游客20余万人。此外,临沧市发挥独特的光热水土等资源优势,推进新品种连片化推广、绿色化种植、标准化加工、精品化打造,不断擦亮“中国精品咖啡豆示范区”“云南精品咖啡核心产区”金字招牌,让咖啡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 ?
- 青岛农贸市场改造:“烟火气”如何升腾“时尚味”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18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4年第20期)
- 第三代骁龙 8s:小米 Redmi Turbo 3 手机 1413 元起 3 期免息新低 纯净水下探1元区间 农夫山泉抢了谁的市场
- 一家人去四川旅游6天5晚报团人均要多少钱?四川六日游路线规划 自己去哈尔滨旅游一趟大概要多少钱?哈尔滨旅游单飞5日游消费
- 新疆首个医疗器械市场投入运行 湘菜香飘全国的启示
- 报团去贵州6天5晚大概花费多少钱?贵州六日游必打卡景点及路线 去贵州旅游3天价格多少钱,贵州旅游三天花费,游玩景点、省钱攻略
- 79人吃自助餐打包5袋烤肉,商家:偷窃罚1000元,女子维权惹众怒 厦门旅游5天需要多少钱?详细解读让你心里有数!
- 万元额度信用卡年费900元,男子投诉银行后被不断催费,监管部门回应 西安旅游5天4晚攻略,西安五日游最佳路线规划,西安5日最佳攻略
- 贵州5天4晚旅游最佳路线,贵州五天四晚旅游最佳亲测攻略,码住! 贵州亲子游5天四晚超全旅游攻略,贵州亲子游五日游报团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