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发布违法信息,一旦发现永久封号,欢迎向我们举报!
免费发布信息
专注分享鞋文化
鞋子常识网 > 餐饮行业新闻资讯 > 百科|常识 >  出口额逼近整车 中国汽配跨境电商逆风生长 卖抗癌化妆品日赚500万,这网红终于凉了


请加微信:anfuchangjia(长按复制)免费分享各大货源批发市场档口老板联系方式!有福建莆田鞋批发市场档口微信、

广州名包批发市场档口微信、站西批发市场档口微信、以及奢侈衣服档口微信分享!仅供参考!

出口额逼近整车 中国汽配跨境电商逆风生长 卖抗癌化妆品日赚500万,这网红终于凉了

发布时间:2024-10-26 22:27:31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

出口额逼近整车 中国汽配跨境电商逆风生长 卖抗癌化妆品日赚500万,这网红终于凉了 

出口额逼近整车 中国汽配跨境电商逆风生长

对于二十年前在英国留学时首次接触eBay的情形,上海胤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宋磊至今难掩激动。当时,宋磊尝试在eBay上卖中国产的汽车拉花,成本两三元,但能卖五六十英镑,这样的高额收益让他在惊讶之余又感到兴奋。自那时起,宋磊将自己在eBay的生意作为一项兼职来赚取学费。再后来宋磊全力投入汽摩跨境电商,如今他的公司已经有两百多人,有一万多种汽配产品。

与宋磊有着同样经历的人还有不少。江苏大橙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叶俊宏从2009年起做起汽摩配跨境电商贸易,当时他带了1万元来苏州创业,主要生产碰撞易损件,至今他的工厂型跨境电商事业在业内也颇有名气。

常州凌越装备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凌越”)副总兼董秘潮康表示,凌越从“手搓”摩托配件起家并摆摊售卖,到自己建厂开模生产汽车配件,通过传统外贸销售到海外。一次去美国考察时,他看到有客户从他手上批货后再放到亚马逊、eBay上卖,价格远比他批售的高,从此他自己也投身汽摩配跨境电商,如今凌越正准备在A股上市。

当前,随着中国汽车出口不断水涨船高,汽摩配跨境电商行业也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汽配出口近年来一直保持稳步增长,2023年增速高达74.3%。今年上半年出口额达3246亿元,逼近整车(包括底盘)出口的3917.6亿元。

虽然近几年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宋磊们所在的汽摩配跨境电商领域却逆势而上。宋磊们见证了中国汽摩配跨境电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商品出海到品牌出海的全过程。

经济越差越赚钱

“在2020年,我们的营业额直接上涨了30%,在美国的仓库存货两三个月内全部卖光了,”叶俊宏说,“一直延续到现在,营业额都没有降低,虽然欧美百姓今年不怎么花钱了,但营业额还是这么高。”

欧美地区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正在悄然改变。虽然线下零售仍占绝对主导地位,但Channel Advisor联手Dynata进行的2021年美国消费者调查等报告显示,2021年时约59%的美国消费者更频繁地进行线上购物,约34%的消费者购入了从未网购过的物品。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们不能出去,但当他们第一次网购发现东西价廉物美之后,他们就会习惯网购,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叶俊宏说。

eBay中国跨境贸易事业部区域总监潘喆虎也表示,eBay平台的数据显示,汽配电商在过去两三年里收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并不大,甚至某些时间节点的增速相当可观。

海外用户的购物偏好也促进了汽配跨境电商的发展,如美国人忠爱DIY。“我在美国留学时,有一次看到我的美国同学在家拆发动机,我就问你会修啊,他说试试呗,修不好再拿去4S店。”叶俊宏说,“美国人特别爱折腾车,喜欢自己动手维修、改装”。

最重要的是,汽摩配件跨境电商属于增量市场。“美国是车轮上的国家,汽车保有量大,也没有汽车报废制度,所以它的汽车存量会越来越大,个人汽配件需求也会越来越大。”凌越联合创始人Ken说。

即便在全球经济下行、欧美消费疲软的当下,汽配跨境电商从业者的营收也不降反增。宋磊公司的营收从2019年到现在番了7倍,过去三年每年增长40%。凌越2023年营收2亿美元,同比增加0.42亿美元。

eBay的数据显示,长三角地区汽配卖家2023年在eBay平台销售的车灯、转向和悬挂等销售增长都超过20%,车灯和刹车相关配件销售同比分别增长超过70%、110%。

“经济环境越差,汽车零部件需求量越是增加。”宋磊说,经济蓬勃发展时,用户可能会买新车,但经济下行、消费就疲软时,他们的老车就只能继续修,这时就会偏向买配件,“汽配销售与整车销售是逆向的,跟经济形势也是逆向的”。

支撑中国汽摩零部件跨境电商发展的基础,还当属中国发达且可靠的汽摩配产业链。“中国的奶茶品牌早就可以‘收割’全世界了,汽配也一样,”宋磊认为,美国没有这么成熟的汽配产业,但中国的产业规模大、产品品质好,电商生态也健全,目前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的汽摩配产业能够跟中国相比。

从野蛮生长到精耕细作

在跨境电商行业有个笑话:以前外国人网购东西就像买惊喜一样,因为两三周之后才收到货。他们对物流的时限要求也不高,等收到货时已忘了自己在网上下过订单,收到货以为是收到了礼物。

自从亚马逊在2017年推出Prime隔日达、两天达的服务后,用户开始被“宠坏”了。万邑通(上海)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汪思杰表示,英国和德国的网购物流基本上是隔日达,因为配送距离并不算远。但像北美、澳洲这些面积大、人口密度小的地区,无法像传统物流一样把仓库建在机场、码头,而是需建在人多的地方,这样才能提升效率。

汪思杰刚开始接触电商产品的时候,所有的产品都要包装,但像保险杠、支撑杆等不规整的产品的包装成为挑战,不是包装形状奇怪就是运输中容易破损,导致消费者的收货体验不良,有时需要用五六个大小不同的纸盒来包装,给发货造成了困扰。

“现在的解决办法是你不用带包装,东西过来后,我的系统会自动找到一个最适合你的产品形状的包装,然后将几个产品放在一个箱子里,这样消费者收货时就能同时收到所有下单的产品,收货准确度提高,体验感提升,运输成本也下降了。”汪思杰说。

宋磊表示,相比早期的粗犷生长模式,现在的跨境电商参与者更多的是90后、00后,这些从业者越来越重视品牌,一开始就非常强调产品的品质、品牌、调性,包括包装、客服等。他认为,过了初期发展阶段,从业者一般都会把品牌当做公司能否持续生存的重要条件,如何讲好品牌故事成了重点。

叶俊宏讲述了他的故事。大橙光电早期做硅胶管,销售了十几万个,会一些客户收货后在Facebook上向公司求偿。“无论大品牌、小品牌,都需要花很高的信任成本,但信任度建起来了,品牌实际上更获利。”

eBay国际跨境贸易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林文奎表示,最早很多的企业都是贴牌生产,是被动性地满足用户的一些需求,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品牌的培养。

eBay中国跨境贸易事业部华南区总经理黄步进也表示,商家越来越讲究精细化深耕和运营打磨,有一些商家开始瞄准新出的车抢抓时间窗口、占领用户心智。简单的贸易型卖家,开始深耕供应链,变成垂直型、精品型卖家。

国内越卷,出海越强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汽配跨境电商,这个市场也开始“内卷”起来。

“今年感觉到竞争明显加剧了,在电商平台上,真正有竞争力的是中国企业。”凌越联合创始人Ken说,“这个内卷,最核心的是卷价格。”

据Ken介绍,凌越现在有七八千个SKU(产品或物料的唯一标识符),但不是所有SKU都直面竞争,有些品类竞争对手少,有些品类可以盈亏平衡,有些品类在则是亏损。但如果算总账,因为需要流量和产能均摊,整体上价格战带来的亏损也能接受。

其次是卷品类。林文奎观察到了eBay平台汽配产品一些现象级的变化:早期大都是客单价较低的产品,现在开始由低端制造向高质量,甚至是定制化、个性化商品转变;以前企业被动性地适应市场、被动性地开发品类,现在很多企业主动创新,且这种创新已经站在市场前沿,例如,通过社交媒体“种草”的方式做营销。

内卷的原因也有很多。Ken说:“去年外贸形势不太好,政府希望依托产供链配套集成优势和持续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大供应能力的出口,所以就鼓励大家开始进入这个领域。”

除此之外,中国汽摩配件产业本身的竞争也愈发激烈。根据中商情报网数据,2021年中国汽车零部件相关企业注册量为16.5万家,同比增长64.8%;而到了2022年,这一数字约达21.42万家,预计2023年为25.2万家。“大家常说的‘常州三宝’,头灯、保险杠、中网,工厂型卖家进来以后,铺货型卖家在这个领域做比较难。”潘喆虎说,汽摩配市场开始愈发考验专业性。

不过,在宋磊看来,内卷对中国汽配产业来说并不是坏事。“相当于高手过招,国内卷得越狠的品类,对出海就越有利,”宋磊说,“冰箱、彩电、大沙发这些需求在海外也非常高,我们也一直在卖国产户外冰箱,整体售价比当地零售商更贵,这就是先进技术带来的溢价。”

汪思杰则认为,中国已经有很强的新能源汽车零配件基础,等到欧美新能源车的体量上来后,中国新能源车的零配件实力就又可以衔接上现在的燃油车。林文奎表示,eBay平台上充电桩、充电枪及适配特斯拉减震等品类的销售在逐步上升。

生产和物流是两大挑战

虽然中国汽摩配件在全球增长很快,但如果想做得更好,还存不少挑战。

“最大的挑战是从B2B到B2C的思维转变,和工厂运营方式的新要求。”林文奎说,以前是规模化、批量化、追求效率式的生产,但进入小步快跑时则需要有碎片化的订单生产,工厂要在生产节奏、组织架构上面都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由于品类繁多,汽摩配件至今难有爆款,柔性化生产成为挑战。凌越现在每天都要换很多个工单,今年还面临产能不足问题,甚至不得不把一些单子派给周边的供应商,但这还是人工派单,还没有实现自动化。

物流也是汽摩配跨境电商的重大挑战,目前,物流成本占汽配出海总成本的45%左右。汪思杰表示,小件商品的仓库像全家便利店,大件商品仓库像山姆,这对仓库的设计和自动化要求很高,须结合不同品类的比例、数量和需求来做存储空间的分区设计,还要考虑卖家的订单分布结构。

一些体量较大的汽配电商工厂型或贸易型企业,更多选择自建海外仓库,但如何布置备仓的比例,如何优化物流的效益、时效和资金的成本,都是需要综合考虑的。

橙联首席商务官康勇认为,现在跨境电商的物流服务挑战不仅仅是指包裹的运输,更多还体现在数据传输的速度、智能化的网络构建上,只有在这方面加大投入,才能够适应目前的市场变化。

专利、合规方面的挑战也不容忽视。叶俊宏的公司生产汽车大灯,此前他在老式车灯上加上LED日行灯,成本只有5美元,但售价可以提高20美元。而2010年以后的车灯在关键技术方面有很强的专利壁垒,这增加了做车灯配件的难度。

作为平台方,eBay也在促成中国汽摩配卖车出海。eBay近日成立了“元石·motors”俱乐部,将为加入俱乐部的成员提供定制化的海外市场分析、合规政策解读、流量加持以及选品指导等全方位的支持,帮助商家更精准定位高潜力市场,迅速拓展汽配出海业务,实现业绩快速增长。


卖抗癌化妆品日赚500万,这网红终于凉了

来源:凤凰WEEKLY

文/郭勒恩一 章鱼

“我妈得癌症了,但是我不会再给她一分钱。”

近日,北京科技大学一女孩@翻滚吧花花 发出视频,控诉卖护肤品的无良网红。

女孩没有声泪俱下,却能感受到藏在她冷静语言下的巨大愤怒。

“一天赚500万的这位网红,我求求你,别再骗我妈的救命钱了。”

花花妈妈去年查出肺癌,一年时间,她负债20万,白天上班晚上兼职送外卖凑出了妈妈的手术费。

却没想妈妈身体竟越来越差,她这才从妹妹处得知,妈妈将救命的买药钱,拿去买了号称是“能治癌的胶原蛋白肽”护肤品。

护肤品,能治癌。

如此荒谬的骗术,你我或许嗤之以鼻。但血淋淋的事实是——

在中国,正有成千上万患病老年人,像被洗脑一般,将一辈子的血汗钱、救命钱花在了三无产品上。

普渡众生的“好心人”

花花控诉的这位网红,是坐拥105万粉丝,某微商护肤品品牌创始人@张启曼波妮。

点开他的主页,已售件数高达300万+件。而满屏的泳池别墅、豪车大餐,他更是宣称自己一天就能赚500万。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听都没听过的护肤品,是怎么赚这么多钱的?

张某的刀尖,对准的是没文化的患病老人们。在他每天上万人的直播间里,评论区打出自己的年龄的买家们,有不少六七十岁、疾病缠身的老年人。

他拿捏住老年人们惧怕死亡、急切摆脱病痛的心理,宣称自己的产品有抗癌功效,还能治疗心脏病和子宫肌瘤。

一边用言语增加老人们的死亡恐惧,一边生动演绎出共情患病老人们的亲切模样。

“你们害不害怕有一天我们终将会离开。”

“我的胶原蛋白肽,让你的家庭再也碰不到癌。”

“幸好有了胶原蛋白肽,一家人才能整整齐齐在一起。”

引来治病心切的老人们后,为了进一步博得信任,该网红还会煞有介事地做实验。

他往产品里倒入酒精声称能验出胶原,说搅拌后出现的黏稠胶状物正是“鱼胶”。

身为化妆品检测工程师的花花,用专业知识怒斥其抗癌虚宣传。更是当场做实验,揭露张某声称的“鱼胶”不过是人为加进去的增稠剂黄原胶。

但没文化没知识的老人们,如何能识破这等骗局?

张某还会对着镜头各种伪善地发誓:“我赚丧良心的钱,天理难容”。屏幕前毫无防备的老人们,只会觉得产品的确“有鱼胶”,主播也的确是个真诚的小伙子。

再到最后一步。张某用拍一发五,拍一发六这样的”巨大优惠“来诱惑老年人,让其觉得“机不可失”“买到就是赚到”,于是头脑一热下单,落入圈套。

张某步步为营,蚕食掉患病老人们的心智,他们争先恐后掏出了救命钱,甚至在评论区感恩戴德。

讽刺的是,他甚至大言不惭地说:

“我在传递正能量”

“我在普渡众生”

据某认识该张网红的“业内人”发出音频爆料,张某旗下护肤品价格在399元、299元、199元等不同档次,但其实一瓶成本只有10块钱左右。并说他共计4个账号,去年赚了上亿元。

他嘴里的仁义,其实不过是从一个个患癌老人那里榨来的上亿。

被收割的穷苦老人

看花花的控诉视频,如果说前半段你会感到荒谬,那后半段没有人会不愤怒。

一边,是网红炫耀自己有两辆800万的库里南、劳斯莱斯和法拉利换着开,就连汽车博主都会特意发微博祝贺他喜提豪车,夸他实现了当年吹的牛B;

而另一边,是花花每天开着的,从二手市场买来的200块破电瓶车。

一边,是泳池别墅,极尽奢华,人生赢家;

而另一边的花花,住在客厅改的公司四人间宿舍里,上厕所都要去公厕。为了省钱给妈妈多买两片药,她连洗发水沐浴露,都是从出差的酒店里偷来,装在矿泉水瓶里用。

一边,是张某微商起家,一晚上动动嘴皮子卖胶原蛋白肽能卖一百万盒,净赚两百万。

而另一边,是花花小学文化的父母,一辈子辛勤劳作,卖过鱼卖过螃蟹卖过鸡,每天累到坐在凳子上就能睡着,从来是一分钱掰成两半花。

花花说,“我算不上是什么寒门子弟,因为我家连门都没有。”

她住了15年的家,是农村用铁皮和竹子搭成的连门都没有的房子。直到前年借钱搬进了一个有门的家,又立刻遇上母亲患癌,至今新家家徒四壁。

花花绝非个例。割韭菜的血淋淋的镰刀,砍向的几乎都是最艰难的人。

这些老人们,被疾病疼痛和昂贵的医药费压得摇摇欲坠,只要稍加哄骗,就能让他们转而投向“吃胶原蛋白肽治癌”这条荒谬的道路。

张某们的骗术算不上多高明,他吃准的,无非是这些走投无路的老人们的绝望。

怪就怪他们没文化,他们穷,他们想活命,他们真的好痛。

视频的最后,花花说:

“你可以欺负他们没文化,但他们的孩子已经长大了”。

截至发文,张某的短视频平台账号已经销号,其品牌的官方店铺也已经搜索不到。

但在销号前,其IP一度显示在澳大利亚,不禁让人怀疑是拿着赚来的上亿黑心钱跑路,待到风波过去,再换汤不换药地创一个新品牌卷土重来。

到那时,豪车依旧轰鸣,患癌的老人瘦成一把枯骨。

而母亲患癌的女孩兜里,只剩八百元。

总有人盯着老人的口袋

类似的事情早已不是第一次发生。

中老年人,尤其是患病的中老年人,一直是各路“保健品”骗子紧盯的对象,过去是展销会送鸡蛋意送温暖,到了短视频时代,骗子也开了直播间。

售价999元的金矿玉手镯,“专治恶性肿瘤,还能防治新冠”;

活能派派石项链,“只要一戴上,偏瘫患者就能直接站起来,正常行走”。

这些配饰跟医疗器械明明一点儿边都不挨,但在主播的嘴里像极了神仙法器,器到病除。

在卖药骗子的嘴里,再荒谬的商品都可以被包装成神药。

为了把这些荒诞的“神药”合理化,有些主播身穿白大褂,站在1:1医院病房搭建的场景里,充当起了专家。

说自己手里的“大力丸”是“名贵中药制作”“百年宫廷秘方”,“一吃就好”。

随后引导粉丝加他们公布在主页的微信,通过微信进行交易。

一颗售价50到100元不等。

警方调查后发现,大力丸只是面粉和糖浆制成的手搓“药丸”,市场监管局检验后将其定性为有毒有害食品。

卖药诈骗的套路层出不穷,再普通的产品加一个离谱的前缀,都敢卖出天价。

有人售卖茯苓,称其“能治肾病,厂商直销一斤200”。

为了证明产品的疗效,现场连线自称“教授”的演员。“教授”更是语出惊人:

“这款茯苓和其他茯苓不一样,由外星人研发,药用价值极高”。

当消费者收到实物后才发现:该产品为初级食用农产品,产地为安徽大别山。

正规药店在该地的厂家拿货,250克的茯苓价格只需7块5,仅为售价的1/26。

为了卖药,还有些主播走起了“苦情戏”直播套路。

今天的剧情是“姑爷把老丈人怼得一句话说不出来”,明天又是“儿媳用神药,治好了卧床多年的婆婆”。。。。。。

先营造一个充满家长里短的场景,吸引老年人进入,然后诱导他们下单购药。

据央视财经报道,2023年2月,一位名叫@小张说事 的主播声称自己的亲姐姐、姐夫做了“大坏事”,他大义灭亲将姐姐、姐夫送进监狱。

姐姐的婆婆不服气,乔装打扮成收废品的混进小张家,从小张爷爷手里骗取了一个盒子。

此时,一位肿瘤医院的医生“从天而降”,说这个盒子里装的是:

专治肺病的“特效药”。

于是,小张开始向粉丝们售卖这盒所谓的“特效药”。

实际上,经调查盒子里装的只是压片糖果,没有任何药用价值。

2023年的央视3·15晚会上,“苦情戏”的套路被曝光,这些主播扮孤儿、残疾人、癌症患者等角色,博取观众的同情和信任。

苦情戏的内容,当然都是编的。

据报道,在购物网站上搜索5979篇婆媳故事口播文案,售价仅为4.8元。

拿着剧本的主播们一口一个“咱爸咱妈”,个个争当“孝子贤孙”。

打着帮人解决纠纷、调解家庭矛盾的幌子,向老年人推荐“神药”。引导下单的话术一般分为三步走:

“别人都是骗子,我们是家人”;

“我不是为了赚钱,只为给爹妈们讨个公道”;

据业内人士介绍,一盒9.9元的产品,拿货只需1.2元。

99元买10盒,佣金高达80元,有些产品已经卖了“大约一两千万盒了”。

在巨额利润的引诱下,毫无治疗效果的产品,总能被主播夸大成神药。

2022年,淮南警方曾打掉一个售卖虚保健品的诈骗犯罪团伙。

团伙中的26名嫌疑人专门在直播中扮专业讲师、虚构治病经历、诱骗老年人购买他们口中各种各样的“保健品”。

而该团伙涉案资金2亿多元,资产达2000多万元。

而他们口中的保健品,实际只是成本几块钱的糖果。

为逃避平台监管,商品详情通常不会写明药物或者食品,而是会标注相框。

有时也用拼音代替,如:号称益气补血的鹿心粉,在直播间常被写成lu心粉。

为了逃避法律责任,直播间的每句话都在玩弄文字游戏,不仅刻意模糊食品和药品之间的界限,还给医疗相关的名词取了各种别名。

糖尿病人群被叫做“小糖人”,药片一般都化名“小白片”;

“白大褂”专门指代医生或者医院。。。。。。

叠词和“小XX”也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疾病带来的伤害,让被骗患者的痛苦悄然隐身。

事实上,病人的生活并不像“小糖人”“小癌人”那样轻描淡写。

癌晚期的病人腹胀如鼓,呕吐时甚至会吐出粪样物质。

癌痛时,病人进食会变得非常艰难,吞一粒米像咽一根针,针走到哪里身体就痛到哪里。

患病不仅会给人带来身体的痛苦,也会蚕食一个人的精神世界。

抗癌纪录片《生生》的导演在采访中曾讲过自己父亲患癌后不愿意去参加任何人的婚礼。

因为他认为自己得的是“绝症”,在一个喜庆的氛围里会给别人带来不好的预兆。

病人痛苦,病患背后的家庭也同样痛苦。

文章一开头,那个负债20万的女孩,白天上班,晚上送外卖,如此辛劳就是为了给妈妈攒够手术费,却被骗了个精光;

同事张姐老家的舅舅几年前得了胃癌,因为医药费太过高昂,为了不拖累家人选择在深夜割腕自杀。

面对如此痛苦的患者,直播间的“孝子贤孙”却像苍蝇一样盘旋在病人周遭。

俨然把病患当成一块利润巨大的“腐肉”,不断蚕食。

他们的嘴像抹了蜜一样甜,做的事情却像是淬了毒的尖刀,扎向患病老人和他们背后的家庭。

在这些精心编排的诈骗围猎下,病人们的养老金和医疗费买到的只是无效的糖丸。而他们的家属甚至要庆幸:

还好父母买到的只是糖丸,不是毒丸。

可这些在病痛中挣扎的老人之所以会上当,不过是因为:

想活下去,哪怕只多一天。

参考资料:

《喊“干爹干妈”劝购外星人“神药”?主播直播间“围猎”老年人!》哈尔滨日报

《直播间里的“保健品”,花式收割老年人》 剥洋葱people

发布于:北京?

热门阅读排行
© 鞋子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