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再创中国乳业首家 秋天的画卷大美黄冈好“丰”景全产业链发展,让道地药材更“地道”
蒙牛再创中国乳业首家 秋天的画卷大美黄冈好“丰”景全产业链发展,让道地药材更“地道”,
蒙牛再创中国乳业首家
“灯塔工厂”代表着当今全球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最高水平。
作者|辛思路
排版|十 一
100名员工,100万吨年产能,100亿元年产值。
与传统工厂相比,蒙牛宁夏工厂人均效能提高20倍,打造出了全球乳业工厂最高年度人效比。
世界经济论坛和麦肯锡看到了这个奇迹。在双方共同遴选的最新一批“灯塔工厂”名单中,蒙牛宁夏工厂赫然在列,成为中国乳业首家获批的灯塔工厂,也是全球首家获批的液态奶灯塔工厂。
“我们必须抓住数智化转型的机遇,不仅要建造更多灯塔工厂、智慧牧场,更要对‘一棵草到一杯奶,再到一块奶酪’的产业链进行系统化、一体化重塑,消除信息孤岛和数据壁垒,全面激发乳业产业链的效能潜力。”蒙牛集团党委副书记、执行总裁李鹏程说。
制造业最高水平
“灯塔工厂”是由世界经济论坛和麦肯锡咨询公司共同遴选的“数字化制造”和“全球化4.0”的示范者,被誉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厂”,代表着当今全球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最高水平。
世界经济论坛在发布“灯塔工厂”名单时表示:蒙牛宁夏工厂实施了从智能决策到柔性自动化的30多个第四次工业革命高级用例。这些用例覆盖了牛奶加工、包装和检测等各环节,将交付周期缩短了55%,将经营成本降低了32%,极大改善了经营效率和产品质量。
据介绍,蒙牛宁夏工厂最大突破就是创新性地提出“134556”数智密码,实现了战略、运营与AI决策的深度融合,通过数智化应用实现了“三个彻底打通”,即从牛奶到餐桌的产业链打通、工厂内所有设备的接口连接全部打通、整个系统集成打通。这意味着牛奶的生产过程不是离散的数智化升级,而是三个“全链条”彻底打通的“全数智化”。
这样做的效果是,高速纸包灌装系统平均每秒灌装12包牛奶,一盒牛奶从牧场到包装下线全程不超13小时;生产过程中100多项业务点、上千个动作要素、36个关键控制点、139项检验项目,可全部通过数字化在线管控。
“这座工厂是蒙牛全面打造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作’,实现了从参观就是生产力,到高科技、高效率、高质量的乳业新质生产力的跨越升级。我们整座工厂将所有业务数据化、所有数据业务化,让数据驱动系统指挥,颠覆了传统思维,从‘厂长指挥工厂’进化到‘算法指挥厂长’模式。”蒙牛总裁高飞说。
照亮乳业产业链
宁夏工厂的成功投产驱动了产业上游资源布局的深度变革,为整个奶业产业链带来了深远影响。
通过打通上中下游,该工厂聚合全球九个国家39家合作伙伴的优势资源,实现全产业链的数智化升级;不仅提升了自身的运营效率与产品质量,还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数字化人才的回流与培养,并带动“种植+养殖”一体化发展,为当地产业链带来3000多个岗位;为乳业数智化转型树立范例,对外技术产品服务可实现商业化复制。
在追求高效生产的同时,宁夏工厂通过智慧能源系统的应用,实现了能源消耗的显著降低和碳排放的有效控制。目前,该工厂已通过由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颁发的LEED“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奖”绿色建筑金级认证,成为绿色建筑的典范。
除了宁夏工厂,蒙牛还打造了中国乳业首家获得国内外双认证的“零碳工厂”,以及30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到2030年,蒙牛力争打造50家绿色标杆工厂,实现50%可再生清洁能源利用。
“蒙牛集团作为乳业龙头,通过研发创新、数智化应用和绿色发展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李鹏程说,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基于成熟的数智技术运营经验,蒙牛宁夏工厂正在转向行业数智化系统建设者,通过构筑行业数智技术产品,实现产业叠加效应价值,为蒙牛数十家工厂升级改造提供范本,实现合作模式向战略价值共创升级转型,对外技术产品服务可实现商业化复制。
支撑监管科技创新
蒙牛在乳品质量数智监控技术方面的领先实力也赢得了监管部门的高度认可。
近日,2023年度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批准建设名单正式公布,蒙牛集团作为依托单位承建的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重点实验室(乳品质量数智监控技术)名列其中,成为依托单位中的唯一乳企。
据介绍,该实验室立足于乳业高质量发展,聚焦乳品质量安全领域对智慧监控实现的迫切需求,着眼于我国乳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全局性技术攻关工作,整合优势资源,探索产业协同创新新范式,打造一个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乳品质量数智监控技术实验室,推动乳品食品安全风险由“事后监督”向“事前预防”转变,提升市场监管科技创新能力。
蒙牛从2007年就开始了质量数智监控技术方面的探索和布局,2018年以来,蒙牛总结信息化实践经验,正式启动质量数智化战略,逐步深入开展蒙牛“智慧质量”建设。搭建覆盖“养殖—研发—采购—生产—储运—销售—终端”的全链路信息平台,打通了从牧场到餐桌的全流程质量管理,有效保证了产品安全可控,实现上游伙伴、核心企业、下游伙伴平台的端到端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
基于上述出色表现,蒙牛集团在MSCI(摩根士丹利国际资本公司)的ESG评级中升至“AA”,为行业最高等级。蒙牛集团连续3年成为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指数成分股,位列国务院国资委“央企ESG·先锋100指数”第三,并被标普全球评为“行业最佳进步企业”。
免责声明
秋天的画卷大美黄冈好“丰”景全产业链发展,让道地药材更“地道”
转自:黄冈发布
大别山道地药材产业园开园现场。(通讯员华仁 摄)
为深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市委六届八次全会精神,黄冈日报围绕强县工程和乡村振兴主攻方向,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线,接续推进“强县工程看黄冈”四季全媒体宣传,开展“强县工程看黄冈·秋天的画卷”全媒体报道,讲好黄冈“秋收”故事。系列报道即日起刊发,以飨读者。
2878万元!
9月26日,大别山道地药材产业园开园首日交易额再度刷新!
2023年10月15日,大别山道地药材产业园鲜货交易市场和干货交易市场开市,来自陕西、安徽、云南等地的200多名客商云集于此,当天天麻交易量达800吨,交易额约2000万元。
“中药材鲜货交易每年9月至12月每日开市,干货交易每月6日、16日、26日开市。2023年,在交易市场服务窗口完成交易2667笔,完成交易额6374万元,交易量220余万公斤。”罗田县道地药材供应链有限公司总经理瞿小飞告诉记者。
大别山道地药材产业园,让道地药材更“地道”,给罗田中药材产业注入一针强心剂。它的开园,给广大药农、药商、药企和相关联产业带来哪些机遇和变化?
走进位于罗田县九资河镇的大别山道地药材产业园药材馆,整齐摆列的茯苓片映入眼帘。
茯苓的药用历史悠久,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罗田地处北纬30度,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气候环境孕育出优质的中药材资源。该县拥有中药材品种资源600多种,常年进入市场交易品种163种,拥有道地药材24种,大宗药材54种,药食同源品种10余种。罗田天麻、九资河茯苓入选湖北“十大楚药”,拥有已申报认证的九资河茯苓、罗田天麻、罗田苍术、罗田金银花等国家级地标产品4个,还有“大别山”“万密斋”两个已注册的金字商标。
九资河镇以盛产天麻和茯苓而闻名,九资河茯苓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五分之一,天麻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六分之一。
然而,长期以来,药农都是以卖原材料为主,产业链条薄弱,高产量却换不来好收益。
议价是交易的重要环节,在没有交易市场之前,药农找收购的小商贩就要面对各种压价和价格垄断,药农权益也无法获得保障。
“丢掉了市场话语权,药农缺乏加工和储存能力,生怕药材烂在地里,加上价格信息闭塞,导致价格忽高忽低,吃亏是常事。”九资河镇葫芦石村药农杨云从感叹道。
“这批货我要了。”9月26日一大早,在大别山道地药材产业园的一处摊位前,一袋散发着泥土芳香的天麻,由于个头大、成色好,被一位江西客商论个买走。
“交易市场开市之前,我的天麻销路不好,贩子经常来压价,但是没办法。”种植户陈德明无奈地说。
以往陈德明的天麻交易价格最高20元每公斤,交易市场开市后,他的天麻均价达到28至30元每公斤。
夜幕降临,大别山道地药材产业园鲜货交易市场里灯光璀璨,熙熙攘攘的药农和收购商穿梭其中,交易声此起彼伏。
鲜货交易市场成为环大别山地区最大的药材集散地、大别山区域中药材线上线下交易平台、全国茯苓天麻交易中心,很好地解决了药农中药材销售难问题。
随着鲜货市场的开市,九资河镇的药材交易由分散转为集中,药农们不再需要“慢跑”问价、“拔河”讲价,而是以种植品质决定售卖价格,拿到更多议价主动权。
药农陈云翔拿着巴掌大的天麻欣喜地说:“这种天麻达到40元一公斤,价格非常可观,这个市场价格透明,货源充足,保障最低收购价,确实是个好市场!”
九资河天麻的天麻甙含量高,堪称天麻里的极品。在鲜货交易市场,个头足、品相好、粗细均匀的天麻,赢得各地客商的青睐。
“药材好,药才好!罗田中药材品质品牌信得过!”来自安徽亳州的药商王胜拿起一个厚实圆墩的天麻,连声感叹道。
“罗田天麻品质独特,药用成分(天麻甙)含量是国家药典标准的3倍,我们一直坚持原产地采购。”北京同仁堂药业公司采购经理张胜光边看边说。
近年来,罗田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强县工程和乡村振兴为主攻方向,凭借大别山中药材资源优势和万密斋中医药文化基础,按照“强三产带二产促一产”的思路,全面推进天麻、茯苓等大别山特色中药材产业发展,并成功申报九资河茯苓、罗田天麻等9个国家地标产品。罗田茯苓被湖北省政府确定为道地药材“一县一品”优势品种,是出口免检的生态原产地保护品种,大别山道地中药材品牌逐渐闻名全国。
大别山道地药材产业园,具备2万吨的鲜货储存量,这个专业市场,也为药农增收致富提供了原动力,同时给广大药农增强了生态自信。
去年11月,九资河镇葫芦石村杨云从等5名药农,联合成立罗田县耀文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产业园交易市场的带动,每公斤鲜麻价格上涨20元,2.5万公斤鲜麻,一下子增收近50万元。“森林覆盖率高,温度、湿度适宜,有了好生态才有好物产。”杨云从说。
九资河镇种植天麻面积达到5000多亩,以往人工栽培天麻,每年要消耗林木7万立方米。2022年起,罗田县针对天麻品种退化、菌种老化、对木材依赖性大的产业瓶颈,投入1亿元携手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省农科院中药材研究所,研发新型茯苓菌种和代料栽培技术,利用人工生产菌袋代替原木栽培天麻,实现当年栽培当年可采收。
天麻代料栽培技术,可节约木材80%以上,使天麻栽培从第一年砍树培材、第二年播种两年见效,转变为当年播种当年见效,不仅缩短了种植周期,而且达到了不占田、不砍树的效果,实现可持续发展。
如今,九资河镇的天麻已经全部实现山下种植,天麻亩产从1500公斤增加到3500公斤,茯苓亩产从500公斤增加到1500公斤,收入增加了,村民们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聚合地理资源、绿色生态、产品品牌、仓储物流、供应链等多重优势,释放了市场新动能,带动了市场主体的发展信心。
一个个手掌长的新鲜天麻,散发阵阵药香。在罗田大别山天麻专业合作社的仓库里,几名工人正忙着将采购来的天麻整装入袋。理事长侯跃进说:“今年天麻喜获丰收,我们装不下的天麻就存放在大别山道地药材产业园仓库。”
“去年收购的120多万斤鲜麻中,有50多万斤鲜麻或直接销往云南、广东登上了市民餐桌,或蒸煮切片后真空包装当食材卖。”侯跃进介绍道,鲜麻可以做成椒盐天麻、蜜汁天麻等菜品。“药食同源”增加了鲜麻的市场需求。
据了解,该合作社是九资河镇的天麻收购、加工、销售大户,每年收购量1300余吨,年收入约2000万元,带动当地100余人就业,天麻产业种植农户年增收2到3万元。
古风古韵,三胜剧场里的情景剧,让人久久回响;乐曲悠扬,鸠兹古邑河道里的光影秀,让人流连忘返。
药旅融合,大戏开演。9月25日晚上8时,在罗田县九资河镇三胜剧场,文化小剧《万密斋·寻方》激情上演。
串动美景、美食的是药香,弥漫药香的是大别山道地药材产业园。
“这个园区的作用大,一园催生百业旺。”九资河镇党委书记何大平介绍,大别山道地药材产业园是绝佳的“流量池”,其虹吸效应明显,昔日沉寂的乡村沸腾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药商纷至沓来。
在九资河镇的胜利吊锅城,前来品尝吊锅的游客络绎不绝。胜利吊锅城推出吊锅宴的同时,以罗田道地药材为原材料,开发了养生宴,深受游客欢迎。胜利吊锅城董事长吴美莲笑着说:“阵阵药香引得吊锅飘香。”
在黄冈鸠兹半山别墅云居酒店、吴楚雄风酒店、藏龙大酒店等地,“密斋药膳”成了“必点菜”。按照“中药材种植+产地加工+精深加工+康养+旅游”的发展理念,依托大别山中药材产业园,搭建九资河“密斋药膳”养生体验中心,游客能品尝到茯苓鱼头汤、杜仲排骨、蜜汁天麻等地方特色菜品,体验到药食同源的独特魅力。此外,游客可以赏药花、游药圃、学药理、品药膳,再带着各种茯苓、天麻保健康养商品满载而归。
好物产、好品牌,带来好价值、新希望。罗田天麻品牌价值30.19亿元,九资河茯苓品牌价值46.3亿元,万密斋品牌价值52.16亿元,当荆楚药材研究院发布这组数据时,大别山道地药材产业园开园仪式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漫步大别山道地药材产业园干货交易市场内,客商云集,逛一隅之地即可实现中药材“卖全国”;在交易市场的数字化平台显示大屏,每笔交易都悉数“入网”。一笔笔交易闪现大屏,也昭示着罗田中药材产业的腾飞崛起。
创新发展思路,罗田县坚持对内整合、对外开放,以供应链思维改造提升中药材产业链,一个集“医、药、养、文、旅、康”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中医药产业链集群,正呼之欲出。
在科研赋能上,组建黄冈市中医药科技创新有限公司,参与全市中医药创新发展平台建设,深入推进“产学研”融合发展,打造中医药健康产业的科技新引擎和孵化平台。
在项目建设上,投资5.7亿元建设万密斋医养中心,投资1.5亿元在九资河镇建设药膳一条街,开展中药创新药转化以及万密斋大健康产品研发,让游客学药理、品药膳、享康养。
在深度开发上,投资7亿元建设宏源药业万密斋制剂项目,重点开展中药配方颗粒制剂研发;全力支持同德堂药业开发茯杞仁胶囊等20余种中成药;积极服务大别山药业开发金银花露等20多个系列食字号产品;主动参与金贵公司开发“益小方”金银花人参茶等系列保健饮品……
记者手记
用链式思维助推产业发展
邹德祥
大别山道地药材产业园,一园联百业,一园链两端(供给端、需求端),这是罗田县创新发展思路,坚持对内整合、对外开放,以供应链思维改造提升中药材产业链的生动样本和具体实践。
该产业园是罗田县中药材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建成后可为罗田药农提供道地药材交易、生产加工、检验检测、技能培训、金融服务、冷库租赁、展示销售、药食体验等一站式服务,提升了罗田县中药材市场竞争力和道地药材在全国药材市场中的议价能力。
黄冈地域农产品要“出圈、出海”,需以供应链思维引领农业全产业循环。供应链思维的理念是“供需匹配+整合资源+过程协同”,目的是促进产业组织方式、商业模式和政府治理方式创新。罗田以提升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推动形成农业和二、三产业交融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
- 青岛农贸市场改造:“烟火气”如何升腾“时尚味”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18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4年第20期)
- 第三代骁龙 8s:小米 Redmi Turbo 3 手机 1413 元起 3 期免息新低 纯净水下探1元区间 农夫山泉抢了谁的市场
- 一家人去四川旅游6天5晚报团人均要多少钱?四川六日游路线规划 自己去哈尔滨旅游一趟大概要多少钱?哈尔滨旅游单飞5日游消费
- 新疆首个医疗器械市场投入运行 湘菜香飘全国的启示
- 报团去贵州6天5晚大概花费多少钱?贵州六日游必打卡景点及路线 去贵州旅游3天价格多少钱,贵州旅游三天花费,游玩景点、省钱攻略
- 79人吃自助餐打包5袋烤肉,商家:偷窃罚1000元,女子维权惹众怒 厦门旅游5天需要多少钱?详细解读让你心里有数!
- 万元额度信用卡年费900元,男子投诉银行后被不断催费,监管部门回应 西安旅游5天4晚攻略,西安五日游最佳路线规划,西安5日最佳攻略
- 贵州5天4晚旅游最佳路线,贵州五天四晚旅游最佳亲测攻略,码住! 贵州亲子游5天四晚超全旅游攻略,贵州亲子游五日游报团多少钱?